婴幼儿喂养建议.pdf

格式: pdf 页数: 4 文件大小: 0MB 侵权/举报
婴幼儿喂养建议.pdf

婴幼儿喂养建议.pdf

格式: pdf 页数: 4 文件大小: 0MB
婴幼儿喂养建议.pdf ·504· 婴幼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婴幼儿(O~36个月)营养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生长、避免 营养素缺乏。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预防急、慢性疾 病,有益于儿童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因遗传、代谢水平 不同,儿童的营养需要个体差异很大。恰当的营养和喂养方 式不仅可以改善生命早期生长发育,并且对生命后期的健康 (如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针对 婴幼儿期的特殊营养需要制定了喂养指南,但长久以来我国 各地在婴幼儿喂养指导方面(如婴儿食物引入的年龄、第一 种引入的食物、多种维生素的补充、进餐次数以及引入其他 食物后的奶量等)不尽相同。因此制定本喂养建议,为规范 各地儿科、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与行为、指导婴幼儿喂养提供 参考。 一、婴幼儿期食物的选择 (一)液体食物(乳类) 1.母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健康的 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营养均衡的母亲乳汁可 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至6个月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需求。 2.配方奶:未加工的动物乳汁不适合人类婴儿消化道、 免疫功能、肾脏发育水平。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在婴儿逐 渐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早产儿应尽量母乳喂养,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宜选用根 据早产儿生理特点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以补充早产儿母亲 乳汁营养成分的不足(详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 议’’⋯)。 3.液体全牛奶、酸奶:婴儿期后可食用。 4.治疗性配方:针对婴儿的某些疾病可选用特殊的治 疗性配方。 (1)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确诊为 牛奶过敏的婴儿,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至12—18月 龄;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悼J,每3—6个月至专科随访,以调整治 疗时间¨J。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大豆配方及羊奶不宜用于治 疗牛奶过敏旧’4J。 (2)无乳糖配方奶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长期 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急性腹泻后造成继发性乳糖不耐 受的婴儿可使用至痊愈后2—4周。 DOI:10.3760/cma.j.i觚0578-1310.2009.07.006 通信作者:黎海芪,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 (Email:haiqili@hotmaiL伽) .标准.方案.指南. (3)其他特殊配方粉:据疾病性质可选用不同的特殊配 方粉,如酪氨酸血症选用低酪氨酸配方粉、经典型苯丙酮尿 症应使用低苯丙氨酸奶粉等。 (--)半固体、固体食物 半固体、固体食物是除乳类以外,适合婴儿营养需求和 进食技能发育的其他食物。 半固体食物是婴儿第一阶段食物,常常被称为过渡期食 物、换乳食物,曾称辅食或断乳食物。婴儿第一阶段食物为 特别制作的婴儿产品或家庭自制的富含营养素的、泥状(茸 状)食物,多为植物性食物,包括强化铁的米粉、水果泥、根茎 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 固体食物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食物的品种接近成人食 物,提供婴儿营养素需求;食物的硬度或大小应适度增加,适 应婴儿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如末状、碎状、指状或条状软 食,包括水果、蔬菜、鱼肉类、蛋类。 (三)家庭普通(成人)食物 婴儿后期开始学习与成人进食,2岁左右幼儿可与成人 共同进食普通家庭制备的食物,但应注意质地软、清淡。 二、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适合于具有完善吸吮和吞咽能力的婴儿。 从消化系统与生长发育的生理成熟度考虑,婴儿生后应纯母 乳喂养至少4月龄p⋯。在引入其他食物满足婴儿生长发育 需要的同时,建议对婴儿母乳喂养至12月龄M J。 2.部分母乳喂养:母乳与配方奶同时喂养婴儿为部分 母乳喂养。临床实践中根据婴儿年龄不同,补充配方奶的目 的不同。如4-6月龄婴儿母乳量不足需补充配方奶时,每 次哺乳先吸空乳房(两侧)再以配方奶补足母乳不足部分, 补授的乳量由婴儿食欲及母乳量多少而定,即“缺多少补多 少”;此方法有助于刺激母乳分泌。6月龄后母乳不能维持 婴儿正常生长发育速度时,需补充配方奶以维持婴儿正常生 长水平。 3.配方奶喂养: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 采用配方奶喂哺婴儿,为配方奶喂养。 三、喂养实施 1.尽早开奶:生后2周内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吸吮的时间是成功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 宜尽早(<l h)开始第一次吸吮㈣J。 2.促进乳汁分泌:0—2月龄的小婴儿频繁吸吮乳头、按 需哺乳,每次哺乳排空乳房,母亲情绪放松可促进母亲乳汁 分泌。 万方数据 生垡』鲤苤盔!Q鲤生2且筮璺2鲞筮!翅g照垫』趔塑,』坐!Q螋。!吐盟。盟垒Z 3.奶量估计:母乳或配方奶是(6月龄婴儿的主要营养 来源。因母乳分泌的量不易获得,当婴儿体重增长满意、睡 眠状况良好及尿量正常(>6—7次/d)时可提示母乳量充 足。婴儿配方奶摄入量可根据婴儿的体重、能量需要(每日 80~95 kcal/kg,1 kcal=4.184 kJ)哺驯及奶制品规格等估 计。虽然>6月龄的婴儿已引入其他食物,母乳或配方奶仍 是婴儿的重要营养来源(通常总奶量约为800 ml/d左 右)[10-11】。 4.食物的制备与保存:保证婴幼儿食物的制备与保存过 程食物、食具、水的清洁、卫生,是减少婴儿感染的关键。因 此在食物制备前应消毒进餐用具、洗手、即做即食;剩余食物 冰箱保存,再食时宜加热避免污染。严格按说明进行冲调配 方奶液,避免冲水过多稀释奶液或奶粉过多致奶液过浓造成 婴儿营养不良或肾脏损害。 5.液体量:6月龄内婴儿可从乳汁和其他食物中获取充 足的液体量。为减少胃肠负担,避免额外给婴儿过多的水或 果汁陋,121。婴儿每日6~7次小便即提示液体的摄入基本 足够。 婴儿后期及幼儿食物接近成人,可适当饮水或果汁 (<200 ml/d),特别是在夏季。饮水量有个体差异,不必强 求。餐前l h不宜饮水或果汁,以免影响儿童食欲。 6.母亲疾病状况与哺乳禁忌:母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 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工作环境中存在有放射性物 质、接受抗代谢药物、化疗药物或某些特别的药物治疗期间、 吸毒或滥用药物、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有活动性肺结 核时应停止哺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 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大 三阳”)母亲的婴儿应得到免疫保护,母亲不宜哺乳旧1。 乳母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巴氏消毒(62— 65℃30 rain)后哺喂。母亲为ttBsAg阳性、HBeAg阳性,或 母亲为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者,或母亲为巨细胞病毒 (CMV)血清阳性者可继续哺乳;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母亲可 以安全哺乳,但需定期测定母亲甲状腺功能;母亲感染结核 病,经治疗无临床症状时可哺乳MJ。母亲为CMV血清阳性 者时,如冷冻或加热消毒乳汁,可降低乳汁中CMV载量。 四、其他食物的引入 随着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纯乳类(母乳或配方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全部能量及营 养素的需要,婴儿的食物需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若其他食 物引入恰当,不仅可满足营养需要,还能培养婴幼儿对各类 食物的喜爱和自我进食能力。 1.引入其他食物的时间:婴儿4~6月龄时体重多超过 6.5—7.0 kg,提示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已较成熟,如酶的发 育、咀嚼与吞咽能力的发育、牙的萌出等;已有竖颈、手到口 动作等动作发育,可开始引入其他食物。婴儿4~6月龄是 食物引入的“关键窗口期”(critical early window)¨引。建议 婴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不能早于4月龄,也不宜迟于8月 ·505· 龄,多为4~6月龄¨““。 2.引入原则: (1)引入顺序:引入第一种其他食物的原则应是可补充 铁营养、易于消化又不易过敏的食物。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多 为引入的第一种食物。其次为其他第一阶段食物,如水果 泥、根攀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等。婴儿第一阶段食物主要帮 助训练婴儿的咀嚼、吞咽技能及刺激味觉发育,可补充少量 维生素、矿物质营养,摄入量不宜影响婴儿总能量摄入或改 变生长速度”o;7—8月龄后逐渐转变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 直至过渡到成人食物;为保证主要营养素和高能量密度,7~ 12月龄婴儿仍应维持乳量(800 ml/d左右),摄入其他食物 量有较大个体差异,以不影响乳类的摄人为限。幼儿则乳类 摄人量以不影响主食的摄人为限(至少500 ml/d)¨0’”删。 (2)逐渐适应: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 程,故每种宜尝试10~15次(5—7 d)至婴儿逐渐接受后再 尝试另一种新食物。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可刺激婴儿味觉 的发育n4tl⋯,亦可帮助观察婴儿出现的食物不良反应,特别 是食物过敏。新食物的量应由少到多,即从开始1勺,逐渐 加量,即“由少到多,一种到多种”,至6—7月龄后可代替1 —2次乳量。 (3)食物质地转换:婴儿的食物质地应随年龄增长而变 化,促进婴儿口腔功能发育。如婴儿4—6月龄时用泥状食 物训练口腔协调动作及吞咽能力;7—9月龄用碎末状食物 帮助婴儿学习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12月龄后可尝试 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同类型的食物,3岁前应避免容易引起窒 息的食物,如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l,驯。 (4)进食技能培养:婴儿的进食技能发育水平与幼儿的 进食习惯培养及生长发育有关。如婴儿4—6月龄时学习从 勺中取食;7—9月龄时训练用杯喝水;10~12月龄训练用手 抓食,指状食物可帮助婴儿进食、增加进食兴趣,有利于眼手 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进食能力。 五、进食安排 除婴儿早期按需哺乳外,3—4月龄后宜逐渐定时哺乳 或进食,4~6月龄后夜间应不再进食,以便引入其他食物, 培养良好进食与睡眠习惯。定时进食的餐次多少与婴幼儿 年龄、胃容量、食物的能量密度及每餐进食量有关,一般进餐 5—6次/d。儿童每次进餐时间为20—25 mill(<30 min),餐 间不宜进食(表1)。 1.婴儿:(1)O一3月龄:宜按需哺乳;3月龄后逐渐定时 喂哺;(2)4~6月龄:定时哺乳,约每3—4小时1次,5— 6次/d;4月龄后夜间已可不再哺乳;(3)7一12月龄婴儿:定 时进餐,5—6次/d,包括4—5次奶和2次谷类食物。 2.幼儿:两餐主食、2—3次乳类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 零食。1—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鼓励自己进食;2岁后的儿 童应独立进食。儿童自己决定进食量,不强迫进食,进食时 不玩耍、看电视或家长追逐喂养;固定就餐时间与地点有助 儿童建立良好进食习惯。幼儿可食用相应的配方奶或液体 全牛奶、酸奶。 万方数据 ·506· 生堡』L叠盘壶!Q堕生!旦筮盟鲞筮!拐垦毡!』型i璺堡:!出!Q鲤:№L笪:盟垒Z 袭1婴幼儿进食安排 六、营养素需求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和其他有益于健康的物质, 没有单一食物可供给所有人类需要的营养素,因此食物的多 样性是保证营养均衡的首要条件。 通常应首先满足能量的摄入,其次为蛋白质。宏量营养 素供能比为蛋白质8%一15%;碳水化合物55%一60%;脂 肪45%~50%(O~6月龄),35%~40%(6~12月龄),30% 一35%(12—24月龄)一J。 乳量不足或以淀粉食物为主可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故 建议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动物性食物含有优质蛋白 及较丰富的微营养素,如矿物质、维生素,且来自乳类、肉类、 蛋类的生物利用率高;同时,动物性食物含较多脂肪,能量密 度高;也是维生素B,:的惟一来源。 6月龄后从其他食物获得的营养素逐渐增加,如能量从 占总能量的50%逐渐增至70%;其他营养素的构成比分别 为:蛋白质20%~45%,维生素A 5%一30%,维生素B。 50%一80%,维生素B2 50%一65%,维生素B6 75%~88%, 钙60%,锌85%,铁约100%【8J。给较大婴儿和幼儿转换食 物时应选用高能量密度、高蛋白质易于消化的食物;含水量 为主的食物能量密度低、且可增加胃肠负担故不宜经常食 用,如稀粥、羹汤、肉汤等。 母乳是0—6月龄婴儿铁营养来源,4—6月龄后应及时 引入富铁食物(包括铁强化配方乳、米粉等)或补充元素铁 l一2 n∥(kg·d)旧1|。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每日饮 食中应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肉、禽、鱼、蛋等);足够的脂肪摄 入(5一lO g)及多种蔬菜水果。乳类、动物性食物富含锌。 奶和奶制品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钙营养。乳类、动物 性食物、橘色水果、橙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绿 叶蔬菜、大豆及奶制品等可提供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适当 的户外活动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VitD),VitD补充量应 包括食物、日光照射、VitD制剂、VitD强化食品中的VitD含 量(详见“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m1)。以 往研究显示当儿童食物的蛋白质、能量充足时微量营养索也 可满足需要,提示平衡膳食的食物含有所有维生素和微营养 素,不需要另外补充旧J。 七、营养评估 包括体格发育评价、膳食分析、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 定期评价生长发育、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及匀称度是较好的 监测指标。不同微量元素体内分布不同,代谢、调节途径不 同,检测方法复杂,简单检测血清水平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 素状况。 婴幼儿的喂养应个体化,应按儿童生理成熟度判断营养 摄入,同时观察婴儿个体接受不同种类、质地食物的耐受性 并调整喂养计划。 (胡燕黎海芪执笔) 参加本建议审定的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陈春明、陈荣华、 崔红、丁宗一、郭锡熔、胡燕、金星明、黎海芪、李辉、刘喜红、 毛萌、沈晓明、盛晓阳、汤庆娅、童梅玲、王丹华、王恚珊、 王卫平、昊光驰、向伟、赵正言、翟凤英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 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早产/低出生体 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47:508-510. 『2 1 M以di S. Nutritioru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food hypersensitivity.Pediatrles.2003,11l:1645-1653. [3]Mukoyama T,Nishima S,Aftra M,et 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food allergy in Japan.Allergol Int, 2007.56:349-361. [4]Zeiger RS.Food allergen avoidance in the prevention of food allerg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Pediatrics.2003.1ll:1662一1671. [5]Department of Nutrifion for Health and Development,WHO.The opamal duration of exclusive breasffeeding:report of柚expert consultation[R/OL].『2009-04.10].wWw.who.int/nutrition/ pubhcations/optimal_duration_of_exe_bfeeding-report_eng.pd£ 【6]America/I Academy of Pediatries.2005 AAP policy statement of breasffeeding and the u鸵of human milk.Pediatrics,2005,1 15: 496-506. 【7]Min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Department of 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National guidelines 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New Delhi:Government of India。2004:1. [8]Dewey KG,Brown KH.Update on technical issues concerning eomplementary feeding of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programs.Food Nutr Bull,2003, 24:5-28. [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北京:中 国轻1:业出版社,2000:18. f 10]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 to your child’8 nutrition:making peace at the table and building healthy eating habits for life[R/OL].[2009-04-10]. http:www.enotalone.corn/article/4570.html 『11]East Tennessee Children’s HospitaL Infant Feeding Guideline≤r 2005[S/OL][2009-04.10].http://帆etch.eom. [12]PAHO/wHO.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the Breasffed Chnd.Division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Food and Nutrition Pr|0舯玑2003[S/OL].[2009-04.10]. 万方数据 http://www.popline.org/does/1517/275463.htmL [13]Prescott SL,Smith P,Tang M,et a1.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omplementary fee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tolerance: Concerns and controversies.Pediatr Allergy lmmunol,2008,19: 375-380. [14]WHO.World Health Assembly(WHA).Global strategy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WHO。2001[R/OL].[2009-04-10]. http://www.who.int/nutrition/topics/global—. strategy/en/ index.html [15]Didding SS,Dennison BA,Birch LL。et aL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BcentB: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consensns sm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e。2005,l 12:2057-2061. [16]Foote KD,Marriott LD.Weaning 0f infants.Arch Dis Child,2003, 88:488-492. [17]Kannan S,Carruth BR,Skinner J.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of 明glo American and Asian Indian American mothers.J Am Coil Nutr.1999。18:279-286. [18]陈绍红,黎海芪.4—12月婴儿能量摄入研究.中华儿科杂 志,2007,45:620-623. ·507· [19]Butte N,Cobb K,Owyer J,et a1.The 8tm't healthy feeding guideline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J Am Diet Assoc。2004。104: 442-454. [20]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ietar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Australia endorsed,2003 [S/OL]. [2009-04-10].hup://㈣.rdmB gov.m∥pIlbkmi倪∥ synopses/一files/n34.pd£ [2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 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儿童缺铁和缺铁 性贫血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8,46:502-504. [2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 健学组,全围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90—191. [23]Nestl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problems of nutrition in the wodd:report 2006,40th anniversary[R/OL][2009-04—10]. http://www.enlink.org. (收稿13期:2009-04-07) (本文编辑:关卫屏) 2009年全国儿科慢性肾脏病防治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定于2009年10月9日一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 市举办“全国儿科慢性肾脏病防治专题研讨会”(具体时间 和会议地点待定)。慢性肾脏病(CKD)即指肾脏的功能、组 织学、形态结构及肾损伤指标任何一项存在持续3个月以上 的异常状态,现已成为2l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健康 问题。本次专题研讨会将集中研讨我国儿童CKD的流行病 学及诊治现状、探讨适于儿童CKD早期诊断指标和方法等, 旨在唤起国内儿科界对于CKD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对于儿 童CKD的诊治水平。欢迎广大的JL(肾)科同道积极参与、 投稿,为规范围内儿科肾脏病诊断、治疗方案,结合中国国情 和既往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与国际化接轨,献计献策。 全国医学论文写作研修班通知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定于2009年8月28 —30日。在济南举办”全国医学论文写作研修班”。授课内 容:如何撰写易被杂志接受的中(英)文医学论文(论著、综 述、病例报告);医学论文中图和表的制作;如何报告临床随 机对照试验;医学论文参考文献的管理;论文写作中的伦理 学问题;版权知识、重复发表、二级发表问题;向国内外医学 期刊投稿的注意事项;国际一流医学期刊的稿件处理程序; .会议.征文.消息. 征文要求:(1)未公开发表的有学术价值的文章。(2) 汇编仅收录中文摘要,请提供800—1000字结构式摘要,应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3)请注明文章的题 目、作者姓名、单位(具体到科室)、邮政编码。(4)请将稿件 电子版发送Ernail至shenzanghuiyi@163.com(投稿时请务必 在邮件标题注明“2009肾脏会议投稿”)。收到稿件后将 Email回复作者,不必再邮寄纸样稿件。没有条件Email 投稿的作者可将打印稿及软盘寄至: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关卫屏收,邮编:100710。(5)文章 Word文件题目请以“第一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命名。(6) 截稿日期延长至:2009年7月20日。(7)联系人:关卫屏, 电话:010-85158221,85158220,传真:010-85158359。 临床试验注册。 培训班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2009—15-01— 063(国)]。联系人:孙静,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中 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邮编100710。电话:010— 85158320。传真:010-85158333。Email:sunj@Cm.org.c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网站地址:www.cmj.org。 万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