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pdf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pdf
·96· 生堡』L整苤壶兰Q堕生!旦筮垒!鲞筮2魍£b也』旦旦i坐,塑b墅型!Q塑:!些盟,盟垒呈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
用、各种导管的留置以及呼吸机的普及,加之对免疫缺陷病
和真菌感染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肺部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船ive pulmonary fun列in‰ti咖,
IPNs)指真菌侵入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引起的感染,不包括
真菌寄牛和过敏引起的肺部病变⋯。
【胂b的诊断】
WFIs的诊断采用分级诊断模式,诊断依据由宿主(危
险)因素、临床证据、微生物学证据和组织病理学4部分组
成,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三个级别¨⋯。
诊断依据
1.宿主和(或)环境(危险)因素mJ:(1)基础疾病:早产
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发育异常、慢性疾病和重度营养不良
等。(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各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尤其
是联合免疫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和慢性肉芽肿病(CGD)
等。(3)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血中性
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广谱抗莆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其他
免疫抑制剂;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后以及HIV感染和其他
严重病毒感染等。(4)侵人性操作:包括血管内留置导管、
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腹膜透析、血
液净化和胃肠外营养等。(5)环境危险因素:免疫功能基本
正常的儿童,由于吸入大量真菌孢子,如空调污染、密切接触
鸽类以及接触有真菌存在的环境,超过机体抵抗力而发病,
多见于肺隐球菌病,其次是侵袭性肺曲霉病。
2.临床证据:(1)发热、咳嗽和肺部体征经抗菌药物治
疗无好转或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和肺部体征。(2)影
像学提示肺部病变经抗菌药物治疗无好转或肺部出现新的
非原发病的浸润影。提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影像学征
象"引: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和(或)楔形
实变影、团块状阴影,病灶周围可有晕轮征(‰sir),数天
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形空气征(小
crescent sir)。曲霉可引起侵袭性支气管感染,影像学主要
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结节阴影、树芽征和细支气管壁增厚
等,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肺部病变并存。提示肺隐球菌病的
影像学征象¨¨2】: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多见斑片状或大片状
实变,单侧或多侧,与其他病原体肺炎难以区别。免疫功能
DOI:10.3760/cm.j.iB8n.0578-1310.2009.02.005
通信作者:董宗祈,430016武汉市儿童医院内科;江载芳,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
.标准.方案.指南.
正常的儿童。多见结节状阴影,单发或多发,常位于胸膜下,
大小不一。弥漫性粟粒状阴影、肺间质性病变、气管支气管
旁淋巴结肿大者等较少见。提示肺念珠菌病的影像学征
象¨’1⋯:结节实变影和(或)大片状实变,少有空洞形成。血
行感染或由肺部感染发生播散者,多呈弥漫粟粒状阴影。念
珠菌也可引起侵袭性支气管感染,影像学表现同曲霉感染。
提示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征象:双肺毛玻璃阴影。
3.微生物学证据: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
(1)合格痰标本直接镜检发现菌丝,且培养连续2次以上分
离到同种真菌;(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
丝,真菌培养阳性;(3)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
镜检或培养发现新生隐球菌;(4)血液标本曲霉半乳甘露聚
糖(GM)实验(ELISA)连续2次吸光度指数(GM I)值>0.8
或单次GM I值>1.5[1纠;(5)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l,
3.B—D葡聚糖抗原(G试验)连续2次阳性¨钊;(6)血液或支
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抗原阳性¨“。
有确诊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1)肺组织真菌培养阳
性;(2)胸腔积液真菌培养阳性;(3)血液真菌培养阳性(曲
霉和除马尼菲青霉以外的青霉需排除污染);(4)合格痰液
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
体;(5)胸腔积液和血液直接镜检发现新生隐球菌。
4.组织病理学证据: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
现真菌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菌丝或孢子等真菌成分。
诊断标准
确诊(proven):宿主因素+临床证据+肺组织病理学和
(或)有确诊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
临床诊断(probable):宿主因素+临床证据+有临床诊
断意义的微生物学证据。
拟诊(possible):宿主因素+临床证据。
表1 IPFIs的分级诊断标准
注:。+”为必要条件;‘原发感染者可无宿主因素
【WFIs的治疗】‘m191
1.一般预防:包括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措施和抗真菌药物
预防。目前儿科公认的抗真菌药物预防适应证为:粒细胞减
少的血液系统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慢性肉芽肿患儿。
万方数据
生堡』b整蕴壶!Q堕生!旦筮笪鲞筮!翅£垡望!醚坐:堕型g哩2Q鲤:!丛堡!:堕生兰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已引起国内外重视,应避免滥用抗真
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
2.靶向预防:在高危患者预防某种特定的真菌感染,如
在血液肿瘤和艾滋病患者应用甲氧苄啶一磺胺甲曙唑(TMP.
SMZ)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3.拟诊治疗:即经验性治疗,由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
率高,延误治疗则常导致死亡。为此,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尤
为重要。高危真菌感染患儿,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提示真菌感
染(拟诊)时,在积极寻找病因同时,应开始经验性抗真菌治
疗。常用药物为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以及卡泊芬净。
4.临床诊断治疗:即先发治疗,患儿符合临床诊断,其
抗真菌治疗已有较强的选择性用药指征,应依据真菌种类、
药敏结果、病情轻重以及患儿的耐受性选择用药。
5.确诊治疗:即靶向治疗,针对确诊患儿,应依据真菌种
类、药敏结果、病情轻重以及患儿的耐受性选择用药。
儿童常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选择
(1)肺念珠菌病:无论念珠菌种类,病情较轻者或对氟
康唑敏感者,首选氟康唑。对耐氟康唑者或病情较重者(合
并播散、继发肺部念珠菌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应用两性
霉素B(除外季也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可联合5一氟胞
嘧啶(5-FC)、或应用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对于
克柔和光滑念珠菌感染,如无药物敏感试验的条件,原则上
首选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
(2)侵袭性肺曲霉病:可选择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
芬净、两性霉素B,病情重者可联合两种抗真菌药物治疗。
氟康唑对肺曲霉感染无效。可参考病情的轻重、原发病、免
疫功能状态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和价格等选择药物。两性霉
素B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传统药物。目前认为病情较
重者,可首选伏立康唑。卡泊芬净适用于患者不能耐受其他
药物或其他药物无效时的治疗。
(3)肺隐球菌病:对于轻度感染或无免疫功能缺陷的患
者首选氟康唑。重症患者或合并脑膜炎、腹腔隐球菌病等或
儿童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可应用两性霉素B,并联合5·Fc,待
病情好转后改用氟康唑维持治疗。
(4)肺接合菌病: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是两性霉素B,
或联合5.Fc使用。
(5)肺孢子菌肺炎:TMP—sMz是首选药物,疗程2—3
周。卡泊芬净对肺孢子菌肺炎有一定疗效,可用于TMP.
SMZ耐药或重症患者。
(6)肺组织胞浆菌病:病情较轻者,可选用氟康唑、伊曲
康唑等治疗。重症患者首选两性霉素B,有效后改用伊曲康
唑维持治疗。也可用两性霉素B全程治疗。
【儿科应用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新的抗真菌药物,有的说明书没有明确规范儿科的用药
剂量,有的还明确指出“尚无用于儿童的资料,除非用药益处
大于潜在危险时,不得用于儿童”。以下所列部分药物的剂
量,是儿科临床医生为挽救患儿生命,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书后,经临床实践探索的经验剂量或说明书推荐的剂量。
·97·
氟康唑:适应证为隐球菌属和念珠菌属感染,对曲霉属
感染无效。本品在16岁以下儿童体内的血浆半衰期与成人
不同,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如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
等)与成人相似,对不同年龄儿童推荐剂量如下:>4周龄的
患儿:深部真菌感染:6 mr/(kg·d),每日给药1次;严重威
胁生命的感染:12 mg/(kg·d),每日给药1次。2—4周龄
的患JL:剂龟同上,每2日给药1次;<2周龄的患JL:剂量
同上,每3日给药1次。
伊曲康唑:适应证为曲霉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织胞
浆菌属的感染,对镰刀霉菌属活性低,对毛霉菌无效。用法:
6 mr,/(1【g-次),前2日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静脉
滴注。El服制剂6—8 m∥(kg·d),分2次服用。
伏立康唑:适应证为曲霉属、念珠菌属以及镰刀霉菌属、
足放线菌属的感染,对接合菌属无活性。2一12岁:7 rag/
(1【g·次),q 12 h,静脉滴注;或第1天6 In∥(1【g·次),q 12 h,
随后4 mg/(kg·次),q 12 h,静脉滴注。口服剂量:体重
小于40 l【g,100 rag/次,q 12 h;体重等于或大于加l‘g,
200 rag/次,q 12 h。
卡泊芬净:适应证为念珠菌属和曲霉属的感染,对隐球
菌属、镰刀霉菌属以及接合菌属无活性。儿童第1天3 mg/
(1【g·d),之后l rag/(kg·d),必要时,可增加剂量至2 rag/
(1【g·d),静脉滴注。
两性霉素B:适应证为曲霉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
织胞浆菌感染。儿童剂量为0.5—1 rag/(kg·d),静脉滴
注。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3—5 rn∥(kg·d),静脉滴注。
抗真菌治疗的时间长短,因病情而异,患侵袭性肺部真
菌病的患儿一般均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发病,给药时间
不宜过短,一般要6一12周,甚至更长,一般治疗至临床症候
消失,影像学示病变基本吸收。总之,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
析,要追踪观察,治疗应个体化。
(董宗祈江载芳赵顺英执笔)
参加指南制订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邓 力 江载芳
江澜 扬永弘 陆 权 陈慧中 罗运春 洪建国
胡仪吉胡皓夫 赵顺英 钱素云 黄敬孚 董宗祈
鲁继荣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全体成员参加指南审定
参考文献
[1]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97-700.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
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
2007.46:607-6lO.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
辑委员会.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
杂志。2007.30:821-834.
[4]张英蓉,孙继民.I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
策.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20.123.
[5]乔蓉.陆权,裘刚,等.儿童念珠菌感染138例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492-495.
万方数据
·98· 生堡』k叠盘壶!Q鲤生!旦筮兰!鲞筮!期曼世!』堡垒堑坚,曼出型盟!Q塑。!吐盟,壁垒2
[6]蔡小芳,孙继民,李文斌.等.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40
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247—1248.
【7]赵顺英,江载芳,徐赛英.儿童慢性肺曲菌病四例的诊断和治
疗.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13·117.
[8]C,otway MB,Dawn SK,Caoili EM,et BL The radiologie叩e曲mm
of pulmonary asper#ihs infection&J Comput Assist Tomegr,
2002,26:159-173.
[9]Brodoefel H,Vogel M,Hebart H,et aL Long—term CT follow-up
iII 40 non-HIV immunocompromised pafient直with invasive
pulmonary聃pergillosis:kinetics of CT morphology and correlation
witll clinical findings and outcome.^J嘬Am J Roentgenol。2006.
187:404-413.
[10】赵顺英,王爱华,马云,等.6例肺部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237之38.
[11]赵顺英,江载芳,焦安夏,等.对14例免疫功能正常儿童肺
部隐球菌病的再认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23J925.
[12]LiIldeU RM。Hmmum TE,Nadrous HF,吼aL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CT findings in immu州ent patients.
Radiology,2005,236:326-331.
[13]Gonzahz CE,Sherry D,I.mgi8 LL,et aL Cryptocoeecsis in human
immunode矗cieney virus—infected children.Pediatr lIlf:ect Dis J.
19%.15:796-800.
[14]Althoff Sc,MUller NL。Marchiofi E。et a1.Pulmonary invasive
aspergiIlosis and eandidiasi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igh-resolution CT findings.J Thorac
Imaging,200|6,21:184—189.
[15】Steinbach WJ,Addison RM。Addison RM,et曩L Prospective
^叩日鲥zm Galactomnnan Antigen Testing in Pediab'ie
Hematopoietie Stem CeU Transplant RecipientL J Pediatr Infect
Dis.2007.26:558.564.
[16]Persat F,Ranque S,Derouin F,et aL Contribution of the
(1·->3)·beta—D—glnean assay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hngai
iafections.Clin Infect Dis.2005,41:654-659.
[17]H0f I-L Is there a serious risk of resistance development to asoles
among fungi due to the widespread u8e and long-term appHcation of
asole antifungals in medicine.DnIg Resist Updat,2008,11:25-
31.
[18]孙继民,蔡小芳.聋宗祈,等.伊曲康唑治疗儿童肺部真菌感
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中国d'JL急救医学,2006,13:517-
519.
[19]董宗祈.抗真菌药物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中华儿科杂志,
2005,43:714-717.
(收藕日期:2008·11-07)
(本文编辑:江澜)
4,JL医院获得性肺炎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住院患儿病死的十分重要原
因,HAP还包涵了呼吸机相关肺炎(VAP)。HAP致病微生
物复杂,病原菌耐药率高、耐药机制多重,构成临床诊治和研
究的热点及难点。《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
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曾先后制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
素合理使用指南”和“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
其中对HAP有部分阐述,但尚无全国性的HAP临床实践指
南或专家共识报告。为进一步推动儿科临床规范化和提高
诊治水平,(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拟于2009年第三季
度举行“小儿HAP学术研讨会”。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和临
床医生,就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欢迎赐稿,内容可以是与HAP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1)HAP的临床流行病学;(2)HAP的病原学研究及病原菌
耐药监测;(3)真菌、结核分支杆菌在HAP的病原学地位及
其诊治;(4)HAP病原菌耐药机理研究;(5)HAP的诊断;
(6)HAP和VAP抗菌药物治疗;(7)HAP和VAP呼吸道管
理及综合性治疗;(8)HAP与脓毒症;(9)HAP与机体免疫
学;(10)对制定HAP的诊治指南(或专家共识)的意见和
.会议.征文.消息.
建议。
稿件要求:(1)来稿必须是国内外未公开发表过的学术
性论文。(2)请根据会议主题撰文,全文l份(限3000—
4000字)和摘要一式2份(600一800字,应包括目的、方法和
对象、结果、结论四部分内容)。(3)请务必在全文和摘要上
分别写清文题、作者单位(具体到科室)和邮政编码、作者姓
名。以方便邮寄会议通知。
投稿方式:(1)请以电子邮件投稿。word文件,以“第一
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命名保存稿件,请以附件形式发送稿
件至电子邮箱:w-jianglan@263.net,邮件的主题务必写明
“呼吸会议征文”。会务组收到稿件后会通过电子邮件给作
者回复。投稿后l周内如没有收到编辑部的回复,请电话垂
询(联系人:江澜,电话010-85158218),以确认会务组收到稿
件,作者不要再邮寄纸质稿件。(2)没有条件电子邮件投稿的
作者,请用A4纸、小四号字、隔行打印稿件,连同软盘一并寄
给:100710,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儿科杂志>编辑
部,江澜收。为避免与其他稿件相混,请务必在信封上注明
“儿科呼吸会议征文”。投稿截止时间:2009年6月30日。
万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