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典型病例.pdf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pdf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目录
1、右侧颞叶出血(轻度) ……………………………..陈谊
2、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重度) ……………………………..翟宇
3、脑梗塞(右侧内囊) ……………………… 许建忠
4、右侧颞顶区大面积脑梗塞 …………………………….曹炯
5、脑栓塞(左侧颞顶枕区) ………………………… 方晶
6、蛛网膜下腔出血 …………………………..万里明
7、带状疱疹病毒脑炎 ………………………… .周翠娟
8、急性脊髓炎 ………………………… 陆勤
9、癫痫 ………………………… 沈仙娣
10、格林-巴利综合症 ………………………… 严为宏
11、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朱宁
12、重症肌无力 …………………………….石楠
13、帕金森氏症 ……………………………..翟宇
14、多发性硬化 ……………………………..李威
1
病例一
病史摘要
患者女,78 岁。入院前四小时突然觉得头痛,同时发现左侧肢体乏力,左上肢不能持物,
左下肢不能行走,恶心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即
送医院急诊。
体格检查:神清,BP 185/95mmHg,HR 80 次/分,律齐,EKG 示窦性心律.对答切题,双眼
向右凝视,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浅,伸舌略偏左。左侧肢体肌张力增
高,左侧腱反射略亢进,左侧肌力III
0
,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V
0
。左侧巴氏征(+),右
侧病理症(-)。颈软,克氏征(-)。
辅助检查:头颅 CT 示右侧颞叶血肿。
既往史:患者原有高血压史十余年,平时不规则服药,不监测血压。否认有慢性头晕头
痛,反复意识障碍,否认长期偏侧肢体麻木乏力症状,否认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腹
痛便血、低热、体重减轻史。发病前无短暂性意识障碍、眩晕、四肢轻瘫及跌倒发作。
分析思考: 1 请做出诊断及依据?
2 可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 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诊断:脑溢血(右侧颞叶)。
诊断依据:
(1)患者有十多年高血压史,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故有脑溢血的病理基础。
(2)患者起病较突然,以头痛为先兆,发病时有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并出现左侧
肢体肌力减退,伸舌左偏等症状均与脑溢血的发病表现相符合。
(3)头颅 CT 见右侧颞叶血肿亦与患者伸舌左偏,左鼻唇沟浅,双眼向右凝视及左侧肢体
偏瘫相吻合。
2 可与以下两种疾病相鉴别:
(1)脑梗塞:一般为老年人好发,起病亦较急,但不似脑溢血突然,发病前多有 TIA(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且起病多于睡眠后或休息时,发病时的血压可无明显的增高,症状常在
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意识清晰,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则较明显,可
不伴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急诊头颅 CT 无高密度出血影。此患者起病突然,起病时
血压较高,伴有明显脑膜刺激症状,发病前无TIA发作,头颅CT亦可见出血灶,故可排除此病。
(2)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为青、中年人,多有先天性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发病突然,,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多无失语,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可无高血压史,
头颅 CT 蛛网膜下腔可见有高密度影,脑脊液呈血性。该患者为老年女性,有高血压史多年,
发病时有明显的左侧肢体偏瘫,无颈项强直,头颅 CT 亦未见有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影,故可
排除。
3 治疗原则: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可予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等),急性期内短期应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但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病有不利作用,故不可长期
应用,且用药应审慎。
(2)控制高血压:如有高血压,及时应用降压药物以控制高血压,使逐渐下降至脑出血
前原有的水平或 20/12kpa 左右,降压不可过速、过低。舒张压较低,脉压过大者不宜用降
压药。
2
(3)预防应激性溃疡。
(4)预防继发性感染:每 2-3 小时翻身护理一次,防止褥疮发生,烦躁不安者,可给予
镇静剂,但应避免巴比妥类,以免抑制呼吸。
(5)营养、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如无应激性溃疡发生,发病第二日可进食或予鼻
饲饮食,补充热能,水分及电解质,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时补充调整。
陈谊
病例二
病史摘要
患者男,45 岁。入院前一天中午奔跑回家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伴恶心呕吐,随即
出现神志不清,身体向右倾倒在地,同时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约 5 分钟抽搐止,
但小便失禁,不能言语,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即来院急诊。
体格检查:神志朦胧,血压 190/115mHg,HR80 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失
语,头眼向左侧偏斜,右口角低,右侧肢体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右侧肢体落鞭试验(+),
左侧肢体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并有自主活动,右侧巴氏征(+)。左侧病理征均为(-),
颈软,克氏征(-)。
辅助检查:EKG(-),头颅 CT 示左侧基底节区见一异常高密度影,周围伴低密度水肿
区,左侧侧脑室受压。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史 5 年,平时服用(不规则)降压药,血压控制在 150/90mHg,
否认有慢性头痛、头昏,无意识障碍,无偏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否认有长期咳嗽、咳痰、
低热等症状。
分析思考:
1. 请作出诊断并写出诊断依据。
2. 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 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诊断:脑溢血(左基底节区)。
诊断依据:
⑴患者为中年男性有高血压史,发病时血压明显高于正常,故有脑溢血的病理基础。
⑵患者发病于剧烈活动后,发病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肢体
偏瘫在数分钟内即走到高峰,符合脑溢血的发病特点。
⑶CT 表现的左侧基底节区异常高密度影伴周围低密度水肿区、左侧侧脑室受压,与患
者右侧偏瘫相吻合。
2. 应与以下两种疾病相鉴别:
(1)肿瘤型卒中:一般中年为肿瘤的好发年龄,肿瘤内异常血管增生,在一定条件
下易发生破裂出血,发病时亦会表现类似脑溢血的发病特点和头颅 CT 征象,
但该患者缺乏原发或继发颅内肿瘤的病史如长期头痛、头昏、偏侧肢体麻木乏
力、反复癫痫史、亦无长期咳嗽咳痰低热等其他内脏的原发灶病史,故目前病
史不符。
(2)脑栓塞性出血:脑栓塞一般起病急,症状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但患者往往有
风心,房颤病史或其他外伤性栓子来源,该患者急诊时 EKG 正常,心脏听诊
3
3. 治疗原则:
(1) 控制高血压:适当用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发病前水平,不宜降血压过快过低。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或激素,但应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3)防止应激性溃疡可用制酸剂。
(4)防止继发肺部感染。
(5)加强护理注意翻身拍背,防褥疮,保持患肢功能位。
翟宇
病例三
病史摘要
患者男,79 岁。于入院前 6 小时平静坐着休息时,突觉左手乏力,不能握紧手中杯子,
行走不稳,向左侧偏斜,伴口齿不清,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无四肢抽搐,我院急
诊,收治入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史十余年, 高时达 180/120mmHg,平日血压控制不详,否认
有糖尿病史,否认冠心房颤史。
体格检查:神清,口齿欠清,对答切题,双眼球活动度好,眼震(-),左侧视野缺损,
左侧鼻唇沟略浅,伸舌左偏,颈软,左侧上肢近端肌力IV
0
,远端肌力III
0
;左下肢近端肌力
IV
0
,远端IV
0
,右侧肢体肌力V
0
,双侧肢体肌张力等对,左侧巴氏症(+),左侧偏身感觉减
退,BP160/90mmHg。
辅助检查:头颅 CT 示:颅内未见明显高或低密度影。
分析思考 1 请做出诊断及诊断依据?还需进行何种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 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 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诊断:脑梗塞(右侧内囊)。
诊断依据:(1)患者,男性,79 岁,有高血压史十余年,本次发病以左侧肢体乏力 5
小时,伴口齿不清为特点,起病于平静状态,发病较急,有恶心,呕吐,无头痛,无意识不
清,这与脑梗塞起病特点相符合。
(2)体检:口齿欠清,左侧偏盲,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颈软,左侧肢体
肌力下降,左侧偏身针刺觉下降,左侧巴氏症(+),患者有典型的“三偏”症状,这与内囊
处梗塞症状相符合。
(3)头颅 CT 未见明显高或低密度影,由于患者行 CT 时仅发病 6 小时,而
CT 显示梗塞灶以 48-72 小时 清楚,目前尚未表现出来,72 小时后,再行头颅 CT,梗塞病
灶,以进一步定位诊断。
2 鉴别诊断:(1)脑溢血:患者多 50 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硬化基础,发
病多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较突然,血压可明显升高,发病后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
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偏瘫失语等局灶体征,头颅 CT 可示:颅内高密度影,本患者发病也较急,
但无颅内高压表现,发病时血压无明显升高,于安静时发病,且 CT 未见出血灶,故可基本
排除。
(2)脑栓塞:多见于风心房颤或冠心房颤,一般起病急骤,瞬时即达高峰,
一般缺血范围较广,故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及偏侧肢体的完全性瘫
4
痪,本患者无风湿病史,无房颤史且发病无如此急,故基本上不考虑。
3 诊疗原则:(1)一般处理:病人卧床休息,注意防止褥疮呼吸道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调整血压:一般使血压维持在 150/90mmHg 左右。
(3)溶栓治疗:由于患者发病于 6 小时以内,故可用γ-tPA 治疗。
(4)抗凝治疗:防止血栓继续发展,可用速避凝 0.4ml 脐周皮下注射 Bid
(5)扩容降低血粘度:低右+丹参治疗,一疗程为两周。
(6)防治脑水肿:20% 甘露醇 静脉滴注。
许建忠
病例四
病史摘要
患者男,49 岁。于入院前三天工作疲劳后出现右颞部持续胀痛,当时未予诊治,入院
前一天夜间起床上厕所时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及头痛。但无意识
障碍,无头昏,无肢体抽搐。来医院急诊。
既往史:十年前发现心脏病(具体不详),EKG 示早博。
体格体检:T36.9oC P60 次/分 R18 次/分 BP14/10Kpa 心肺(-)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言语含糊,两眼向右侧凝视,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两眼闭合
好,皱额好,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左侧肢体肌力 00,左侧 Babinski(+),左偏身针刺觉减
退。视野检查不合作。
辅助检查:头颅 CT:右侧大脑颞顶区大面积低密度灶。
头颅 MRI:右侧大脑颞顶区部 T1W 低信号,T2W 高信号,中线结构明显
左移,右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
双侧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供血未见异常。
EEG:边缘性异常 EEG。
分析思考:
1. 全面诊断并提出证断依据。
2. 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
3. 何种治疗措施。
参考答案
1. 诊断:脑梗塞(右侧大脑颞顶区)(注:大面积脑梗塞)。
诊断依据:
1) 患者于睡眠时发病,即在安静状态下起病,且症状有进行性加重表现。
2) 起病时血压正常。
3) 体检表现:神清,言语含糊,两眼向右侧凝视,左侧中枢性面瘫表现(左皱额好,左闭
眼好,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肌张力下降,左侧肢体肌力 00, 左偏身针刺觉减退,
左侧 Babinski(+)。
4) 头颅 CT:右侧大脑颞顶区大面积低密度影。
头颅 MRI:右侧大脑颞顶区部 T1W 低信号,T2W 高信号,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右侧脑室
明显受压变形。
2 应与脑出血、颅内占位鉴别。
1) 脑出血:a.病史特点:急性起病,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多在情绪激动、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