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及其临床诊疗-郑坤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pdf

中风病及其临床诊疗-郑坤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pdf

格式: pdf 页数: 269 文件大小: 1MB
中风病及其临床诊疗-郑坤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pdf 中风病及其临床诊疗 郑坤英 编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名:中风病及其临床诊疗 作者:郑坤英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 7-5308-3436-3 中图分类号 R743.3 定价:17.00 前 言 中风以起病迅速 , 病情进展快 , 患病如风之疾速而得名 , 又称 “脑中风”、“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具有“三高”特性 , 即发病 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是当前国际医疗界的一大难题 , 并被世 界列为非传染性四大疾病 ( 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恶性肿 瘤 )之首 , 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率高 , 致残率高 , 生存质量下降 , 给家 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科研及临床经验 ,并收集最新科研动态 , 临 床资料 ,从中医学及西医学角度 , 详尽地介绍了中风病的概念、病 因病机、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科研成果、最新科研动态等 , 可 供医师在临床及科研中借鉴与参考。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猝然昏仆、不 醒人事、口眼歪斜 ,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等 , 其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脑血管病 , 包括短暂脑缺血发 作、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始见于《内经》,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所 论述 ,如《素问·刺节真邪篇》云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 内居营 卫 ,营卫稍衰 ,则真气去 , 邪气独留 , 发为偏枯。”《素问·调经论篇》 有 :“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 则为大厥 , 厥则暴死 , 气复返则生 , 不返 则死。”后世医家发展了《内经》的学术思想 ,唐前以“外风说”为主 , 唐宋以后则多以“内风”立论 ,如刘河间主“心火暴甚”; 李东垣认为 “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而张介宾又提出“内伤积损” 的论点 , 至李中梓明确将中风分为闭、脱两证。总之 , 中风的病因 病机较为复杂 ,但可以归纳为虚 (阴虚、阳虚 )、火 ( 肝火、心火 ) 、风 (肝风、外风 )、痰 (风痰、湿痰 )、气 (气逆 ) 、血 ( 血瘀 )六种 , 其中以肝 肾阴虚为根本。在临床上 ,这几种情况常互相影响 , 互相作用而发 病。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 也是近年 来在国际医学领域受到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攻克中风 , 寻求防 治中风的有效方法 ,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 已是全球广大医务工 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郑坤英 目 录 第一章 中风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中风的病因病机/ 2 一、气虚邪中/ 2 二、积损正衰/ 2 三、饮食不节/ 2 四、情志所伤/ 2 五、气滞血瘀/ 2 第二节 中风的辨证要点/ 3 一、辨中经络/ 3 二、辨中脏腑/ 3 三、类症鉴别/ 4 第三节 中风的中西医诊断合参/ 4 一、辨脑出血/ 4 二、辨蛛网膜下隙出血/ 4 三、辨脑梗塞/ 4 四、辨短暂脑缺血发作/ 5 第四节 中风的治疗要点/ 5 一、急性期的治疗/ 5 二、恢复期的治疗/ 5 三、后遗症期的治疗/ 5 第五节 中风病的现代研究/ 5 一、颅脑 CT 对诊断中风病的作用/ 5 二、中风相关证型的现代研究/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