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患者慎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pdf
化疗患者慎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pdf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癌症进展杂志2009年 1月第 7卷第 1期 2
0NC0L0GY PROGRESS.Jan 2009.Vo1.7.No.1
吉西他滨已被证实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潜力和血管毒副作用。随着吉西他滨在肿瘤科和血液科的
使用 日益增加。对其适应证开展综合鉴定是极有必要 的。
目的:本文综述了吉西他滨易导致血栓形成的潜力和其他的血管副作用以及从实验室研究、临床试
验和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方法:通过 PubMed数据库以及查阅FDA公布的药品信息获得最相关文献。
结果/结论:使用吉西他滨后血栓形成和血管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要高于既往报道的结果。血管毒副作
用包括静脉血栓栓塞 (VTE)和急性动脉事件、指 (趾)缺血和坏死、血管炎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潜
在致死性全身毛细血管渗漏以及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等。与单用吉西他滨相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
使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如患者既往有动脉血管病、V rE、胶原性疾病、心力衰竭、肝
细胞损害和进展期肝转移.在使用吉西他滨时应倍加注意。针对特定患者的特殊 治疗,应综合考虑其伴
发病以及吉西他 滨的风险 一效益比。
(资料来源:Dasanu CA.Gemcitabine:’Vascular toxicity and prothrombotic potentia1.Expert Opin Drug Saf,
2008.7:703—16.)
美国 FDA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SAs)的规定
2007年前,红细胞 生成刺激剂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epoetin alfa和 darbepoetin al—
fa被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贫血,其 目标是将血红蛋 白 (Hb)的水平达到 12 gm/dl;当Hb水平超过 13
gm/dl则停止ESAs治疗。2007年3月,美国FDA更改 了这些ESAs的适应证,于2007年 11月开始在包
装中加警示框如下:(~)ESAs仅适用于治疗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所出现的贫血;②一旦化疗结束,应
停用ESAs;③在乳腺癌、头颈癌、淋巴癌、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都已观察到ESAs达到其治疗
目标 (Hb达到或超过12 gm/d1)可导致癌症的快速进展,或导致生存期缩短。2008年1月,FDA明确指
出,“使用ESAs试图使 Hb水平达到12 gm/dl或更高 (虽然很多患者并不能达到这一水平)”,与肿瘤的
快速增长或生存期缩短具有相关性。2008年3月,在 ESAs标签上新增了提示这一相关性的黑色警示框。
2008年7月30目,FDA进一步规定,ESA不得在 Hb水平达到10 gm/dl或更高的、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
中使用。
慢性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和 ESAs?
ESAs是否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 (CKD)导致的贫血,过去2年一直是个争议热点。ESAs治疗大大改
善了数以百万计 CKD患者的生命,其中包括减少输血量和改进生活质量。不过,随机试验提示.以达到
较高水平的血沉和血红蛋白水平为目标的ESAs治疗或暴露于大剂量的ESAs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具有
一 定的相关性。美国FDA已要求在ESAs的标签上加注黑框,并与美国全国肾病基金会 一肾病转归质量倡
议 (KDOQI)一道,降低 了ESA治疗拟达到Hb的建议范围。
因此,当前有必要更科学地设定 Hb水平、使用最低的ESA有效剂量,以及更妥善地处理ESA低反
应性所造成的问题。
4 癌症进展杂志2009年 1月第 7卷第 1期 0NCOLOGY PROGRESS,Jan 209,Vo1.7,No.1
(资料来源:Singh AK.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hemoglobin and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What should we do now?Am J Kidney Dis,2008,52:S5—13.)
一 — 一 — — — —
i 保乳手术的后遗症 i
-、 ; \ -、 \! ; 扮 ,̂\! 、! \! \
随着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日益推广、新辅助疗法的不断进步以及效果更好的手术疗法的不断革新,保
乳治疗在过去的15年间有了很大发展。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有多个因素会对保乳手术后的美观造成影
响:超重,体积过大或过小、肿瘤位于下象限,肿块/乳房体积比。放化疗导致的组织损伤 (如收缩、纤
维化或硬结)使手术所致的不利影响加剧。保乳手术的结果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差:体重增加常见,
可导致乳房不对称性加剧。
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可有各种后遗症,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乳晕复合体丢失,瘢痕形成和皮肤
受损,乳头乳晕的形状和位置不规则。此外,也可有多种感觉上的症状,如患者可主诉感觉迟钝或有真
实的痛感。乳腺淋巴水肿也很常见,但在临床实践中漏诊率也很高。最后,像乳房切除术那样,保乳手
术可诱发严重的心理应激,因为女性可自觉丧失了身体的完整性、女性特征或性唤起。临床医师还应高
度注意提示癌症复发的影像学改变。共有4类改变:乳腺密度增加,手术部位结构扭曲和瘢痕形成,乳腺
脂肪坏死,出现微钙化。因此,在处理保乳手术后遗症时,应采取多学科的方法;患者不仅希望外观较
佳,也希望能在其他方面得到更有效的处理,如改进心理干预和感觉方面的转归。复发风险高者应注意
其影像学改变。
(资料来源:Delay E,Gosset J,Toussoun G,et a1.Post—treatment sequelae after breast cancer conserva—
tive surgery.Ann Chir Plast Esthet,2008,53:135—52.)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移植后 1年的存活率可遮80% 一90%。近年来,肝移植后
的生活质量 (QoL)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QoL的衡量需要兼顾身体和精神状态、社会和经济状
况以及躯体感受等。波兰的科研人 员对此开展 了研究。
方法:共有 123名肝移植后 1~2年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研究人 员使用了自创的一套调查 问卷,其
中包括8个一般性问题和44个与移植前后变化相关的具体问题。主要调查身体状况 (健康、活动能力、
基本功能、药物副作用)、精神状态 (焦虑、愉悦、认知障碍)、社交功能 (家属、朋友、工作)和经济
状况。计分系统采用 “从不、有时、经常、频繁”四项指标。
结果:据大多数受试者自述,其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在移植前较差,而移植后较好;但精神状态在
移植前后变化不大。满意度在移植后较高。健康状况在某些病例中有时可影响其家庭生活,但相比之下,
在移植前则会对社交生活造成灾难性影响。多数患者在领取残疾补助,移植后患者反映他们的健康状况
对家庭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
结论:肝移植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可以定义为 “好”或 “非常好”。统计学分析则未见生活质量在
肝移植前后的状况有显著差异。
(资料来源:Laba M,Pszenny A,Gutowska D,et a1.Quality of life after liver transDlantation—Preliminary
report.Ann Transplant,2008,13:67—71.)
(顾良军)
。
最 新 动 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