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

格式: doc 页数: 2 文件大小: 0MB 侵权/举报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

格式: doc 页数: 2 文件大小: 0MB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doc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一、临床诊断   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 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症状和体征:除原发病症状与体征外,肺出血可有下列表现:     (1) 全身症状:低体温,皮肤苍白,发绀,活动力低下,呈休克状态,或可见皮肤出血斑,穿 刺部位不易止血。     (2) 呼吸障碍: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吸气性凹陷,呻吟,发绀,呼吸增快或在原发病症状基 础上临床表现突然加重。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3) 出  血:鼻腔、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液体,或于气管插管后流出或吸出泡沫样血性液 摘 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     (4) 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湿罗音。   二、X射线检查   典型肺出血胸部X射线表现: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 广泛的斑片状阴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有时可有支气管充气征。     (2) 肺血管淤血影:两肺门血管影增多,两肺或呈较粗网状影。     (3) 心影轻至中度增大,以左室增大较为明显,严重者心胸比>0.6。     (4) 大量出血时两肺透亮度明显降低或呈“白肺”征。     (5) 或可见,到原发性肺部病变。   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鉴别:     ① 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见肺透亮度减低,毛玻璃样改变,心影模糊,肋间隙变窄;而肺出血则 心影增大、肋间隙增宽。     ② 肺 炎:可见肺纹理增多,以中下肺野为主,心影常不大;而肺出血则见大片或斑片状影, 密度较炎症高且涉及两肺各叶。鉴别困难时最好结合临床并作X射线动态观察。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可见PaO2下降,PaCO2升高;酸中毒多为代谢性,少数为呼吸性或混合型。     2.外周血红细胞与血小板减少。   四、治 疗   1.原发病的治疗。   2.一般治疗: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纠正酸中毒,限制输液量为 80ml/(kg•d),滴速 为3~4ml/(kg•h)。   3.补充血容量:对肺出血致贫血的患儿可输新鲜血,每次 10ml/kg,维持血红细胞压积在0.45以上。   4.保持正常心功能:可用多巴胺 5 ~ 10ug/(kg•min)以维持收缩压在50mmHg(1mmHg=0.133 kPa)以上。 如发生心功能不全,可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5.机械通气:可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出血高危儿,为了能在肺出血前即 使用机械通气,可参考评分标准(表 1),分值≤2分者可观察;3~5分者应使用机械通气;≥6分者,尽 管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呼吸机参数可选择:吸入氧浓度(FiO2)0.6~0.8,PEEP 6~8cmH20(1cmH2O = 0.098kPa),呼吸次数(RR)35~45次/min,最大吸气峰压(PIP)25~30cmH20,吸呼比(1/E)1:1~1.5, 气体流量(FL)8~12L/min。早期每 30min至60min测血气1次,作调整呼吸机参数的依据。在肺出血发生 前,如发现肺顺应性差,平均气道压(MAP)高达 15cmH20应注意肺出血可能。在肺出血治疗期间,当 PIP< 20cmH20、MAP<7cmH20,仍能维持正常血气时,常表示肺顺应性趋于正常,肺出血基本停止。若 PIP> 40cmH20时仍有发绀,说明肺出血严重,患儿常常死亡。呼吸机撤机时间必须依据肺出血情况及原发病对 呼吸的影响综合考虑。       表1   使用持续正压通气的评分标准 评分 体重(g) 体温(t) 血 pH值 呼吸衰竭类型 0  > 2449  > 36 >  7.25    无 1  ~ 2449  ~ 36  ~ 7.25   Ⅰ 2  ~ 1449  ~ 30  ~ 7.15   Ⅱ   6.止血药应用:于气道吸引分泌物后,滴人立止血 0.2U加注射用水 1ml,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供氧 30s,促使药物在肺泡内弥散,以促使出血部位血小板凝集。同时用立止血 0.5U加注射用水 2ml静脉注射, 用药后10min气管内血性液体即有不同程度减少,20min后以同样方法和剂量再注人,共用药 2~3次。或 用 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气管内滴入,可重复 2~3次,注意监测心率。   7.纠正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如仅为血小板少于 80x109/L,为预防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发生,可用超微量肝素 1U/(kg.h)或 6U/kg静脉注射,每 6h 1次,以防止微血栓形成,如已发生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给予肝素 31.2~62.5U(0.25~0.5 mg/kg)静脉滴注,每 4~6h 1次或 予输血浆、浓缩血小板等处理。   五、预 防   目前主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包括预防早产及低体温,早期治疗窒息缺氧、感染、高粘滞血综合征、酸 中毒、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避免发生输液过量或呼吸机使用不当。    ...